国产a一级-国产a网-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国产a视频-国产a免费观看-国产a毛片

新聞資訊 |

媒體關注|《蕭山日報》報道祥博傳熱科技創新工作


 

2023年8月2日《蕭山日報》以《祥博傳熱:聚焦科技創新 助力新能源儲能降本增效》為題報道祥博傳熱的科技創新工作。原文如下:

日前,2023年杭州市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公布,祥博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去年,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100%使用清潔能源供電。作為奧運史上的創舉,張北柔直工程功不可沒。其中,祥博傳熱便是張北柔直工程項目換流閥IGBT熱管理方案設計方及散熱器的制造商。

  是什么讓這家蕭企有資格參與這一世界級大工程項目?把技術研發放在首位,集中精力進行科技創新,近三年平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15%以上,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應運而生。

  據了解,祥博傳熱在特高壓直流輸電和柔性直流輸電領域的國內散熱器市場已占60%份額。此外,祥博傳熱2023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1%,下半年有望迎來更大幅度的增長。

  瞄準技術瓶頸

  產學研深度融合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碳化硅功率開關器件的代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阻礙了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在浙江省2022年度第二批“尖兵”計劃項目中,《碳化硅半導體芯片及其應用技術研發》項目由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牽頭,祥博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新型高導熱散熱板的開發,重點對散熱結構、裝置、介質和生產工藝進行深入研究,提供散熱解決方案。

  “瞄準技術瓶頸開展攻關,我們與浙大等國內知名高校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借助高校優質的科研條件,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祥博傳熱董秘鄧顯椿介紹,按照技術“研發一代、儲備一代、批量一代”的原則,祥博傳熱已構建了成熟的研發生產體系:一個省級研發中心、四個生產基地,有能力在全產業鏈條做到所有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發生產,具備了將傳統熱管理智能化、物聯網化的能力,未來新一代熱管理系統將免調試、免維護。

  從數據來看,祥博傳熱已授權了近百項專利發明,掌握了行業內最前沿的工藝和生產技術,是多項國家標準的第一起草人,并且先后承擔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浙江省尖兵計劃等各級科技項目的研發任務。

  搶跑“黃金賽道”

  進軍新能源儲能領域

  2006年,組建國內首條全動態散熱器測試系統;2011年,亞洲首條柔性直流輸電項目——上海南匯風電場柔直工程投入運行。祥博傳熱憑借先進可靠的技術以及優良的特點不斷替代進口產品,形成的強有力的技術輻射能力,為開拓其他領域市場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占比持續提高,電力系統對靈活性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前不久,祥博傳熱液冷溫控解決方案和產品助力西洞庭及沅江新灣儲能電站并網投產,是其在新能源儲能領域的一個優秀應用案例。

  該溫控系統通過儲能水薄板對流換熱將電池產生的熱量帶走,既能精準控制電芯溫度,確保儲能系統的安全運行,又能降低能耗,得到了行業的充分認可。鄧顯椿介紹,2021年企業搶跑“黃金賽道”,籌建新能源儲能團隊,2022年該項目逐漸落地,今年已實現批量生產,與陽光電源、金風科技、禾望電氣等行業頭部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儲能液冷產品線成為祥博傳熱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依托扎實的技術能力,祥博傳熱在新能源汽車電控散熱、能源電力、交通物流、數據通信等方面均實現了散熱技術的突破。接下來,祥博傳熱將以人才為基礎,以研發為抓手,加大企業在新產品、新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搶抓新能源市場機會,在儲能溫控賽道實現快速發展的目標,力爭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翻一番,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10億元。

  在聚焦創新驅動、增添發展動能上,經開區做強創新載體,充分發揮浙大科創中心、西電杭研院和湘湖實驗室科創高地優勢,促進人才技術要素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

原文鏈接:https://xsrb.xsdaily.com/epaper/html/2023-08/02/content_79495_16383047.htm